郭嵩燾(1818-1891年),字筠仙,湖南湘陰人。晚清政治家,幼時勤於問學,入事後跟隨曾國藩(1811-1872年)做事。博通中外利病、古今治法。郭與曾國藩、左宗棠(1812-1885年)都是兒女親家;郭嵩燾也是中國首位駐外使節,曾任駐英國、法國公使。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進士,第二甲第六十名。後跟隨曾國藩組建湘軍,屢立軍功。咸豐九年(1859年)英法聯軍攻打天津,郭與當權派意見不合,辭官還鄉。同治元年(1862年),應李鴻章(1823-1901年)邀請回朝。光緒二年(1876年),郭嵩燾奉派出使英國,成為中國首任駐英國公使,兼駐法國公使。在駐英期間,郭嵩燾對於歐洲各國留下深刻印象,據說他還是第一位使用電話的中國人,他將見聞心得寫成《使西紀程》,介紹外國先進的概念和政治措施,並提出效仿的建議,卻遭朝中保守派的強烈反彈,要求將其撤職查辦,「有二心於英國,想對英國稱臣」等話語加諸其身。因此郭嵩燾被清廷申斥,書稿毀版,人被召回國,在當時排外風潮中黯然離職。病逝後,雖有官員請旨,按慣例賜諡立傳,但被清廷否決。
文殿試小金榜 - 張之萬
文殿試小金榜 - 沈桂芬
文殿試小金榜 - 李鴻章
文殿試小金榜 - 沈葆楨
文殿試小金榜 - 郭嵩燾
文殿試小金榜 - 馬新貽
文殿試小金榜 - 朱次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