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 Adobe Flash 播放程式

烽火年代中的居延漢簡1930年代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The Sino-Swedish Expedition)在內蒙古額濟納河,也就是漢代居延地區的烽燧與關塞遺址中發現的木簡--居延漢簡,共計一萬餘枚。這項由瑞典人貝格曼(Folke Bergman, 1902-1946)率先發現的大量簡牘,轟動了中外學術界。除了簡牘之外,當時在不同遺址出土和採集的文物還有很多。考察完成後,中、瑞雙方達成協議:一萬餘枚的簡牘留在中國,由中、瑞專家共同研究;其餘文物則由瑞方帶回瑞典。1931年這批漢簡運到當時的北平圖書館保存。1933年北大文學院院長胡適(1891-1962)成為北平圖書館委員會的委員長,副委員長即為傅斯年(1896-1950)。傅斯年同時也是北大教授與中研院史語所所長,更是西北科學考察團的理事。為了攝影與研究的方便,胡適、傅斯年與北平圖書館協商,將簡牘陸續移往北京大學。1937年7月蘆溝橋事件爆發,日軍攻佔北平。西北科學考察團理事會幹事沈仲章(1904-1987),乃傅斯年的學生,因擔心漢簡等文物受損,他在理事徐鴻寶(1881-1971)的協助下,秘密將簡牘等相關資料由北平運至香港。自北平經天津、青島、上海,秘密運送的歷程驚險萬分,至1938年文物抵達香港,置於香港大學圖書館存放。1940年6月戰火向香港逼近,學者們曾經考慮過將漢簡自港送往昆明或馬尼拉,但因保存環境等因素考量,傅斯年大力建議送往美國。胡適具有西北科學考察團理事長的身分,向來對於這批珍貴文物十分關注,此時正擔任駐美大使,與美國國會圖書館來往密切,所以胡適表示文物運往美國保證安全無虞,將會負責漢簡在美國的保存工作。因此居延漢簡於1940年8月4日離開香港,於10月中旬抵達華盛頓中國大使館,於10月26日存入美國國會圖書館。而後中央研究院後來利用紐約萬國博覽會參展古物及存放在國會圖書館之善本書回臺的機會,委託中央圖書館一併運回居延漢簡,於是在1965年11月這批珍貴文物原封未動地運回臺灣,現存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若非沈仲章與徐鴻寶等人的秘密搶救,傅斯年與胡適兩大中國學術界領袖的合作,上萬的居延漢簡是否還能存於今日,尚於未定之天。

永元器物簿 - 首頁
永元器物簿 - 由來
永元器物簿 - 價值
永元器物簿 - 介紹
永元器物簿 - 延伸閱讀
永元器物簿 - 動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