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何宣慶(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博士班) 圖 / 何宣慶 以台灣之名--台灣琵琶鮫Squatina formosa
早在1972年,台灣大學動物研究所沈世傑教授及丁蔚華兩者以台灣古名Formosa為名,發表了新種台灣琵琶鮫(Squatina?formosa)。這是繼擬背斑琵琶鮫(Squatina?tergocellatoides)被發表後的第二個新種,兩者前後發現時間相差近十年。爾後,台灣琵琶鮫被認定為台灣及鄰近地區特有物種。 儘管本種在一些台灣的魚類書籍中偶而會被提及,但台灣卻一直沒有新的標本的採集記錄。本種再次被提起是在2007年時,由太平洋鯊魚研究中心(Pacific?Shark?Research?Center)的計劃主持人Dr.?David?Ebert及其學生所發表的重新描述(Walsh?&?Ebert,?2007),同時也重新確認本種有效性及正模標本究竟為何。
2009年11月,筆者在東港採樣時,無意間發現一尾僅約30公分的標本,由於其臍帶孔仍存在,依判斷應該是新生的個體,這也是本種幼體的唯一的採集記錄。 正模標本的認定疑問本種的原始描述共使用四尾模式標本,由於這些標本的編號因未知原因而更動,因此在正模的認定上出現了問題。原先發表時的正模標本為編號NTT7213130?現改為(NTUM?1329),但Dr.?Ebert卻發現現在標示為正模標本的為NTUM?1328(原NTU?7042632),經過仔細比對原始描述以及照片,方確認現NTUM?1329才是正模。而Walsh?&?Ebert?(2007)也更進一步指出除正模標本外,其餘三尾副模標本皆為雲紋琵琶鮫(Squatina?nebulosa)之誤鑑,因此若是認定NTUM?1328是代表台灣琵琶鮫的正模,那本種將會被歸成無效種。因此這也顯示出標本館藏長期一致性管理的重要。 參考文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