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青銅人面出土時大致保存完整,除了左額頭上有一塊地方無綠鏽之外,整件佈滿綠鏽和灰藍色斑。正面:正面為立體而寫實的人面形象。臉型為橢圓形,額頭短狹,顴骨高而寬扁,兩頰飽滿,下巴渾圓。眉毛以豎線描繪濃密,眉形寬而彎長,幾乎在鼻樑處相合。眼睛是細長的丹鳳眼。鼻樑高而長,與額相連,鼻翼厚寬。人中方直,有明顯的法令紋。薄唇,下唇較上唇外突,嘴角微上揚。兩耳呈招風狀,耳褶明顯。眼睛、鼻孔和耳孔皆鑿有深穴。頭頂上有一個馬蹄形環,可供懸掛。背面:背面未經打磨,有刮痕並殘留著類似木質腐化的痕跡。最特別處在於眼睛、鼻孔、耳孔處有斜凸向上的圓管,即正面所見之深穴即此斜凸於背面之圓管。青銅人面的用途究竟為何?應該是最具爭議也最有趣的話題,以下為大家介紹幾種說法。在此之前,先注意青銅人面的一項特徵:青銅人面左額上呈金黃色的小區塊,這是青銅器原有的色澤。凝視這塊小小的區塊,想像它擴散到整具青銅人面,以及中央研究院歷史文物陳列館所珍藏的其他青銅器,腦海裡出現的就是當時商王宮廷內金碧輝煌的華麗景象喔!想像完了之後,我們一同來探索這神祕的青銅人面,瞧瞧它的可能用途吧!懲罰用之刑具面具作為刑具,從精神層面而言,用以孤立個人與外界的聯繫,喪失隱匿最易辨別個人身分的證明──臉,如法國名作家大仲馬小說中的鐵面人;或者是中世紀用以標示與他人之不同,令人感到羞恥,如羞恥面具。從肉體層面而言,香港名作家金庸在其作品《天龍八部》中的角色游坦之,不但是精神受創,且因為其面具為鐵打鑄後烙印到臉上,所以連容貌也毀了。此青銅人面背面有突起的圓管,因此有人猜想是否為商王用以刑罰的工具,不過其圓管為斜上向,就其向上角度觀察,這說法的可能性不大。覆蓋墓主臉部之禮器古今中外的許多文明,皆曾出現為亡者覆蓋面具的葬俗,例如埃及法老王的黃金面具。其象徵意義及功能也有許多說法,如保衛死者容顏、屍身、靈魂,或抵禦陰間邪靈,或與來世輪迴有所關聯等。一般具此用途的面具,大都位於墓主的頭部附近,而青銅人面是在商王大墓1400號東邊的墓道所出土,距離棺槨有一段不近的距離,這是此說法被挑戰的主要原因。巫覡用之法器巫覡是指替人祈禱為業的巫師,女稱「巫」,男稱「覡」。殷商為信仰色彩濃厚的時代,因此有人認為青銅人面可能是巫覡用於宗教典禮中溝通人神的法器;商代的青銅器上有將獸面與人身結合的紋飾,被當作是表現巫師作法的形象。巫覡在祭典上穿戴面具,將自我轉化成另一層次的角色,以產生特殊的能量,穿越時空、往返陰陽。青銅人面雖然不適合戴在臉上,但是否有可能在相關宗教儀式中扮演重要而特殊的角色,仍待深究。盥洗用具單看青銅人面,很難想到它跟盥洗用具有所關聯,會有這種說法,是因為與它共出的器物,都屬於盥洗用具、寢室用具、水器等的器物(延伸閱讀中有更詳盡的介紹)。青銅人面是否象徵這些器物的保管者?額頭上又有馬蹄形的環,可供懸掛,或許它是商王寢宮、洗浴場所的裝飾品?我們也靈機一動大膽推想:是否可將青銅人面掛起,後面的圓管作為掛勾,可供洗澡時掛置衣物或飾品呢?你有沒有什麼想法呢?或許將來發現新的佐證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