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線紋刺尾鯛 學名:Acanthurus lineatus 台灣俗名:紋倒吊、彩虹倒吊 大陸名:縱帶刺尾魚
| Identifier: |
|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444_007 |
| Type: |
|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
| Creator: |
| 命名者:(Linnaeus, 1758) |
| Publisher: |
| 負責人:邵廣昭 |
| Subject: |
| 科中文名:刺尾鯛科 |
| Description: |
| 型態特徵:體呈橢圓形而側扁。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列扁平齒,齒固定不可動,齒緣具缺刻。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分別具XI棘及III棘,各鰭條皆不延長;尾鰭彎月形;尾柄棘尖銳而極長。體上部黃色,下部淡藍色;頭部及體側約有3/4的部位具有8-11條鑲黑邊的藍色縱紋,上部數條伸達背鰭;腹鰭黃色而具黑緣;餘鰭淡褐色至黃褐色。 棲所生態:棲息於珊瑚礁或巖礁之浪拂區,棲息深度在0-15公尺左右。具有強烈之領域性,由1尾較大雄魚控制界限分明的攝食領地及一群雌魚。本種魚通常會不停的移動。草食性,但也捕食甲殼類。尾柄上的直立前向棘具有毒腺,能使人引起劇痛。 地理分佈:分佈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自東非洲,東至夏威夷群島、馬貴斯群島及土木土群島,北起日本南部,南迄澳洲大堡礁及新加勒多尼亞;包含密克羅尼西亞。台灣各地海域皆有分佈。 漁業利用:一般以流刺網、延繩釣或潛水鏢魚法等捕獲。觀賞及食用兼具。剝皮後,煮薑絲湯,肉質鮮美。尾柄上骨質盾板非常銳利,易傷人,處理時需小心。 |
| Date: |
| 資料修訂日期:2006-06-03 |
| Relation: |
|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6(FAO, 2001);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 |
| Language: |
| 中文;英文 |
| Rights: |
|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
| Source: |
|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