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78
撰文 / 文/謝鑫佑
圖 / 文/謝鑫佑

        雖然直至清朝,照相術才自西方傳教士傳入中國,而臺灣接觸照相術的時間,也已是1905年傳進日本後,再於日治時代引進的事,但當時的藝術家已經開始透過繪畫來記錄日常生活點點滴滴,這對後來研究臺灣初期的常民文化,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特別是節慶、活動等民間習俗,後來雖然能透過大量的文獻資料加以推敲理解,並進而傳承延續,但若想更進一步明白其中細節,恐怕在照相術尚未普及之前,靠的正是畫家們畫筆記錄。
        相較於亞洲幾個地區,臺灣地幅雖小,但早於南宋時期便已有中國漢人渡海活動,至今八百多年來,這個島嶼所累積的民俗記憶,不僅混融了中國華夏五千年歷史的儀典,與臺灣本島上原住民山林祖靈的信仰,甚至更雜揉了荷蘭、西班牙、日本殖民時所引入的各種禮俗。如此豐富多元的文化脈絡,提供了臺灣藝術家們源源不絕的創作動力,更是如今我們回頭追溯歷史、疏理自身傳統根源時,最重要的依據。
〈男孩節〉,蔡雪溪(臺灣, 藝術家),創作日期:1943。
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        舉例來說,臺灣早期最重要、最具知名度的畫家蔡雪溪於1943年所繪的「男孩節」,便提供許多線索讓我們了解臺灣早年受日本影響的活動節慶。出生於1893年、清光緒十九年的台北人蔡雪溪,專精水墨,多數畫作皆為中國傳統水墨題材,17歲拜入日藉畫家川田墨鳳門下,因此也善於膠彩畫,大家熟悉的膠彩畫畫家郭雪湖,便是蔡雪溪門生。此畫以膠彩捕捉了臺灣母親,帶兒子度過男孩節的情況,從服裝、背景上看得出這是個傳統保守、但富裕的臺灣家庭,而男孩手上牽著的鯉魚玩具車,正與日本每年5月5日於家門前豎起的鯉魚旗相同,代表著祈求男孩能魚躍龍門、逆流而進。種種細節讓我們了解,1943年的臺灣已經習於日治時期的各種文化節慶,並自其中汲取養分,建構屬於自己的面貌。
〈迎神〉,方向(臺灣, 藝術家),創作日期:1953。
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        相較於表現文化融合,當然也有展現抵抗、對峙的作品。1949年隨國軍來臺灣,曾任金門正氣中華報副刊主編的方向,便以一系列戰鬥版畫來鼓舞民心、宣揚國威。創作於1953年的「迎神」在熟練刀法、態度嚴謹的風格中,點出過去百姓透過信仰活動堅定生活意志的一面,當時臺灣對反共復國抱持強烈渴望,深根於常民最心底的宗教文化,成為愛國情操的出口,在當年深獲軍民喜愛。
〈1974元宵夜〉,李石樵(臺灣, 1908-1995, 畫家),創作日期:1974。
臺北:李石樵美術館。        臺灣畫壇前輩畫家中,少數具備思考性繪畫風格的李石樵於1974年所繪的「1974元宵節」展現了自己最初由寫實風格進入立體主義,晚年再復歸於寫實的深刻描繪功力。畫中人人或提或舉著元宵燈籠,樸拙的筆法緊湊編排人與動物花燈的互動,前後、上下的整體布局,以明暗的變化展現空間感。李石樵刻意模糊人物五官表情,凸顯了節慶中人與人之間紛沓雜亂的現場氣氛,這與他同年所繪的「1974春遊」,運用著相同的技法。
〈1974春遊〉,李石樵(臺灣, 1908-1995, 畫家),創作日期:1974。
臺北:李石樵美術館。        春遊一畫捕捉了初春紳士淑女郊外出遊的景象,眾人衣香鬢影、端莊典雅,看得出是上流社會的交際場合,綠林間甚至擺設餐桌由女侍服務點餐,與元宵節畫作中市井街坊的熱鬧截然不同、各異奇趣。1974那年李石樵還畫了廟會、街景等,深刻捕捉常民文化的作品。
        臺灣節慶永遠都是大街小巷、廟前台後都熱鬧,攝影藝術無師自通的陳田稻,一張攝影界津津樂道的「戲台後」,便清晰記錄了臺灣慶典後台熱鬧的歡樂。自行摸索攝影50多年,同時是大眾證券董事長的他,以鏡頭記錄歌仔戲班台後的真實生活,眾人圍繞著一個體型渾圓可愛、被演員高高舉起的小孩開心談笑,如今這名小孩算來也30多歲,回顧這幅攝於1976年的作品,相信一定對過去那樣真摯的人情社會感觸良多。
〈戲台後〉,陳田稻(臺灣, 藝術家),創作日期:1976。臺北:臺北市美術館。        除了平地的慶典活動,在逐漸與原住民產生互動交流的1980年代裏,更多的藝術家開始嘗試記錄他們的生活,將漆器文化提升至漆藝藝術的賴高山,嘗試以性格濃烈的漆藝展現同樣讓人感受強而有力的原住民豐年祭
〈豐年杵歌〉,賴高山(臺灣, 畫家),創作日期:1987。
臺北: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
        創作於1987年「豐年杵歌」中,可見原住民女性以杵舂臼,搭配歡呼聲與歌謠,正是豐年節祭時製作小米或米製品時帶有祈福意味的活動,四名女性身上不同顏色的裙子,以鮮明的色澤、細膩的筆觸,表現原住民藝術中訴諸於大膽用色之最強烈的情感,為後人打開了深入了解原住民節慶藝術、文化活動的大門。
        以節慶為題材創作的藝術家至今不勝枚舉,但比起單純繪畫展現美學,節慶繪畫似乎肩負著記錄文化、傳達思想等更重要的使命,既然如此,便不能不提到臺灣立體派先驅畫家許武勇的「台南普濟殿前」。出生於1920年的他師事鹽月桃甫,相較許多臺灣前輩畫家均師承石川欽一郎,許武勇的藝術之路顯然不同,因為鹽月比起美術大師石川,更像一位藝術家,他特異的個性、思想、創作理念養成了許武勇,讓他得以成為在所有嘗試立體派畫風的畫家中,唯一留下輝煌作品的先驅。繪於2004年的台南普濟殿前,可以看出成熟俐落的立體派技法如何在歷經人生鍛鍊的老畫家筆下,展現民間熱鬧繽紛的節慶氣氛,立體幾何的構圖,在夢幻式氣氛的油畫筆觸中,透過神將於廟埕前的表演,模糊了人與神之間的界線,也為臺灣節慶那種人神同歡、娛慶豐年的榮景,做了最好的記錄與詮釋。
〈臺南普濟殿前〉,許武勇(臺灣, 藝術家),創作日期:2004。
臺北:臺北市美術館
【本文轉載自拓展臺灣數位典藏計畫數位島嶼.萬種風情網站 http://knowledge.teldap.tw/million/index.php

了解台灣典藏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