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44
撰文 / 何宣慶(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博士班)
圖 / 何宣慶

台灣新紀錄種--菲律賓曳絲鰏之採集記錄

Equulites laterofenestra

菲律賓曳絲鰏

台灣新紀錄種菲律賓曳絲鰏具有相當延長的上下鰭棘。照片顯示本種的吻向下突出

2009年8月底,筆者與三位來訪的美國田野自然使博物館及Scripps海洋研究所學者前往宜蘭大溪漁港採樣,發現了15尾上下鰭棘〔註〕相當長的鰏科魚類,隨即購買後並攜回研究室鑑定及保存,經與路易斯安納大學的Dr. Chakrabarty討論後,證實這些標本為2007年由Sparks與Chakrabarty所發表的新種菲律賓曳絲 laterofenestra,目前本種僅記錄在菲律賓地區,Dr. Chakrabarty並表示其在印尼地區曾有採獲記錄。

鰏科魚類獨有的發光器

鰏科魚類獨有的發光器,在胸鰭之後、腹部前半部形成一個半透明的"窗"

鰏科魚類具有相當特別的特性,大部分雄魚的胸鰭後方、腹部前半部具有發光器,或倒三角形、或橢圓形、或不規則形,新鮮時看起來就像是半透明的「窗」,內有發光菌共生,主要可以用來溝通、吸引雌魚以及搜尋獵物。相較於世界各地,台灣的鰏科魚類無論在數量、物種多樣性以及物種豐度皆是相當高的地區。過去常將此類物種依照吻突出的角度向上、向前及向下分成三個屬,但近期分子證據顯示,其中鰏屬應為多系群,因此又被細分為八個屬。

台灣目前記錄有兩種曳絲鰏,條紋曳絲 faciatus以及菲律賓曳絲鰏,主要特徵為第二背鰭及臀鰭的棘相當延長,通常遠超過其他鰭棘的長度以及體側具有一列的黃色大斑。兩者主要差異在體高以及身體斑紋。台灣的菲律賓曳絲鰏的新發現,除了提供過去未曾紀錄的新鮮體色外,也代表台灣魚類多樣性應該比預期的還要多。目前本類群的研究正由筆者與Dr. Chakrabarty發表中。

〔註〕魚類的鰭棘fin spine與鰭條fin ray主要差別在鰭棘通常較硬,不易彎曲,在顯微鏡下觀察不分節,末端也不分叉,位於各鰭的前方尾鰭不具棘,通常以羅馬數字表示數量;鰭條則以阿拉伯數字表示。以鰏科魚類為例,其背鰭具有VII-XI鰭棘以及15-17末端分叉的鰭條。


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