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01
Author / 蘭文里
Images Provider / 蘭文里

今天,當我們提到藝術圈的「生態」,對於新銳表演藝術家來說,總是有許多艱苦自惕的日子,在等待著勇敢的人們挑戰自我。即使是如「藝霞歌舞」這樣紅遍半邊天的表演,在創團初期也曾經有過一段團長典當家產、青黃不接的景況。無論如何,「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雖然是老調重彈,卻也有其道理所在。

如果我們把時間拉回1950年代,當時的戲劇、工作者,又面對著什麼樣的環境呢?對於臺灣如、大戲、表演團體來說,經過數百年漢人社會的灌溉,已經奠定較為穩固的收看群眾。在的波瀾中,橫越海峽、扎根臺灣的中國各省傳統戲劇,也因為有政府與移民族群的加持,同樣擁有一群死忠觀眾,從戲劇欣賞中懷念故鄉、夢回故土。

除了結合的,自1920年代開始逐步發展的現代話劇,也開始走進大眾的生活中。在,臺灣知識份子為了在文化上對抗外來者,不用槍桿子而改用嘴皮子當武器,以戲劇方式和農工群眾對話,傳達新時代的思想,其中又以1943年的「閹雞」最富有時代意義。但在戰後,由於國民政府的中國化政策,以臺語演出的現代話劇被列為,加以廣播、電視、電影等娛樂形式勃興,臺語話劇也就慢慢地成為時代中的稀微記憶。至於國語類話劇,如果能夠搭上政府政策宣傳,倒也不失演出舞台。而到了1980、90年代,由於表演工作坊等團體的突破,更是讓臺灣戲劇演出形式,從保守走向多元、活潑的新世界。

傳統戲劇相較,不論是臺語、或是國語話劇,由於帶有濃烈的摩登風格,觀眾組成多較為新潮、洋派人士,在當時的社會中屬於相對少數。也讓走現代風格的話劇團,更要使出渾身解數尋找財源。

台灣省臨時省議會(1954-08-03):自由中國勝利劇團電函台灣省議會,祈請贊助購賜長期欣賞券。

台灣省臨時省議會(1954-08-03)。[自由中國勝利劇團電函為建立正規演出制度推展戲劇運動特發行長期欣賞券祈贊助賜購由。]。《數位典藏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dacs5/System/Exhibition/Detail.jsp?OID=1521165(2011/03/18瀏覽)。

在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進行的數位化成果中,就有一份由所典藏的電文,可以讓我們一窺1950年代藝術工作者找的心情。這封電文是由「勝利」發給臺灣省議會,在電文中,劇團表示他們擁有高水準的藝術素養,定將帶給愛好者更多的演出;為達到目標,劇團特別引進歐美「小運動」,希望能夠以精緻的時裝劇、劇表演,搭配預售票服務,每月每份新台幣十元,可收看兩場戲劇演出。也因為省議員諸公在當時算是高薪階級,因此劇團特別希望能夠訂購一百份預售票,藉此贊助藝文活動。

公認「小運動」在臺灣的真正萌芽,可能得推遲至1980年代,這份在1954年份的電文中所提到的「小劇場」,或許是一份超越時代的曇花一現。對今天的藝術工作者來說,「自由中國勝利」早已消逝在時代的洪流中;不過,從工整的字裡行間,我們還是可以看到,不管在那個時代,藝術工作者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掙扎的軌跡。

如何查詢更多相關史料:

  • 您可造訪「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資源網」或數位典藏與學習成果入口網」,以相關關鍵字來搜尋更多的珍藏史料。

  • Co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