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張仰賢 圖 / 殷周青銅器地理資訊系統 跨越古今縱橫千里-殷周青銅器地理資訊系統介紹日期: 2009年8月21日 青銅器是我國歷史的重要發明,在歷史上始終佔有重要地位,無論工藝成就與史料價值,都是彌足珍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學者陳昭容博士說:「中國從商代中期已走向青銅時代,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進入顛峰時期,及至春秋戰國,約一千年的時間,累計青銅器無可勝數,器形紋飾都堪稱藝術瑰寶;青銅器上的銘文更是上古歷史研究極為重要的原典。」 學界利用資訊技術處理中國古代青銅器,並製成資料庫,累積不少成果。由國科會支持的「殷周金文暨青銅器資料庫」(1999-2003),以《殷周金文集成》基本資料為主,包含銘文拓片影像,已經初步完成,並提供網路免費使用。蔣經國學術交流基金會支持的「青銅器影像資料庫及應用網路計劃」(2001-2004),也已經初步完成器影數位影像製作(約5000件)及紋飾分析。史語所以「特殊研究經費」支持「《殷周金文集成》器影彙編」,已收集約近7000件有銘銅器的器形圖像。青銅器字形和語彙的收集和整理,由史語所金文工作室和資訊所文獻處理實驗室合作的「漢字構形資料庫」已經完整的收錄了兩萬多個金文字形;本院數位典藏之「語言典藏」計畫之分支計畫「先秦金文簡牘詞彙庫」,也已經進行五年,累計「金文」詞彙已達數萬筆。 對於歷史有興趣,對於青銅器著迷的朋友,對於這麼龐大的青銅器資料已經完全數位化,並且放在網路上供人免費查詢,是不是感到很興奮呢,這些資料不但有助於歷史研究的發展,也對於我們了解歷史真相,製作教材,撰寫歷史相關學業報告,都有很大的幫助,陳昭容博士說:「透過現代地理空間標示、套疊先秦歷史地圖,學者將可由此出發,加上統計與分析,作進一步的整合研究,例如文字的區域風格、族群的遷徙移動、氏族興衰與婚姻往來、器形與紋飾的地理分佈等等。」 沒錯,近年來地理資訊系統(GIS)與技術的發展已相當成熟,如陳昭容博士所說,青銅器無論器型、文字、影像等數位資源,已經可以透過GIS,具體呈現在地圖上。這樣的整合應用,已經完成了一套網路上就可以直接查詢的系統,稱作殷周青銅器地理資訊系統,網址為:http://gissrv4.sinica.edu.tw/SDBronzeVessels/
1.查詢功能
2.圖層套疊功能 3.測量與分析功能 4.操作資料閱讀 ![]() 圖六 殷周青銅器地理資訊系統,是數位典藏與地理資訊系統整合發展的優質歷史數位資源。讓沉睡在文物館與書籍裡的青銅器物,透過網路與地圖,讓社會大眾得以更加親近。若大家有興趣一窺堂奧,可以依照網站的提示,在文字的區域風格、族群的遷徙移動、氏族興衰與婚姻往來、器形與紋飾的地理分佈等領域,進行更深刻的探索喔。
了解台灣典藏計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