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語所數位知識總體經營計畫:【總支援計畫】數位知識再造計畫


計畫主持人: 李宗焜

執行單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計畫介紹:

「史語所數位知識總體經營計畫-拓展數位典藏計畫」主要的實施策略為「數位知識的總體經營與永續發展」,區分為1.領域式數位資源的再造與深耕:著重於漢學領域。2.數位知識的永續經營:著重在經營機制的建立;

(1)將第一期與第二期的成果,以第二期的五年為規劃,逐步將永續經營的責任移轉予原始典藏單位。(2)協助原始典藏單位建立承接機制及規劃未來的營運方式,含行政管理、數位創新(資源建置、系統維護等)、開放利用的推廣與經營等。計畫內容包含「數位知識再造」、「考古發掘遺物、照片、記錄與檔案」、「拓片典藏知識暨網絡應用」、「傅斯年圖書館善本圖籍國際學術知識網絡建置」、「史語所民族學調查標本、照片與檔案」、「史語所藏明清檔案數位知識網絡」六大項分支計畫。

入口網站介紹:

史語所數位知識總體經營計畫網站,內容包括最新消息、計畫簡介、數位資源、整合檢索、相關文件資料、使用申請、互動區、教學資源、相關網站、常見問題及月曆桌布下載等,主要介紹計畫內考古發掘、拓片、善本、少數民族、明清檔案之分支計畫,並整合史語所各個資料庫,提供研究及教學之數位資源。此外,也讓非學術界的一般大眾透過計畫網站及資料庫,也有機會接觸到原本深藏於博物館、圖書館等學術研究機構中的知識,進而對歷史學與數位典藏產生更深刻的興趣與認識。

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dahcr/

特色典藏:

本計畫共包含以下五個分支計畫:【考古發掘遺物、照片、記錄與檔案】、【拓片與古文書】、【傅斯年圖書館藏善本圖籍】、【史語所民族學調查標本、照片與檔案】及【史語所藏內閣大庫檔案】。

本計畫是依據「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之總體目標與執行方案、結構規劃而成,隸屬於中央研究院機構計畫,執行本所珍藏歷史文物之數位化作業與管理工作。

歷史語言研究所典藏文物,以典藏來分類,大體上有考古資料(包含科學發掘實物如甲骨、銅器、玉石器、陶器等)、民族學調查資料(包括實物及照片)、青銅器拓片、甲骨文拓片、歷代墓誌銘、碑文拓片、漢代石刻畫像拓本、佛教石刻造像拓本、璽印、封泥、陶文等、善本圖書、明清檔案與居延漢簡等。這些珍貴的資料是本所傅斯年所長掌理所務時代,結合當時許多傑出的年輕學者,積極從事考古發掘、商購舊藏、搶救文物、田野蒐集,「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材料」,將這些得來不易的一手材料,匯聚於本所。在學術研究上,是具有科學性的史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年來,因應資訊的發展,網際網路技術的成熟,實體的素材,走出深鎖的庫房,轉化成為虛擬的知識元素,不僅成為可能,也成為學術研究者的渴望。再者,整體國家文化的認同與知識品質的提昇,需靠科普教育的實施,而藉由基礎工程的執行,投入資深、專門的研究人力,深入分析各類珍藏文物,再以科學技術,創造淺顯易懂的知識呈現介面,將成為科普教育的最佳教材與教案。

本計畫的執行除牽動相關學術領域在研究發展上的重大變革外,更密切地整合了資訊技術的研發與應用,預期將改變研究者的資訊尋求行為,並有效地提昇學術利用價值及學術資產的科普價值。在執行數位化的過程中,典藏文物、學術內容、研究行為、科學技術、管理開發及人員的投入等環節缺一不可,彼此相互刺激成長,其複雜性難以言語,因此,本所擬定的計畫實際上是一個長程的規劃,91-95主要在進行數位典藏基礎建設。

資訊技術的發展是永續的,改變了原始時空的限制,突顯了過去歷史的經驗,也改變了未來人類文明的軌跡。因此,計畫的規劃與執行,事實上,不僅只是順應趨勢,也是造就趨勢。本計畫執行之總體目標在永續保存本所豐富之典藏,提供學術界高品質之數位資料,以及網路、軟體、出版與相關文化產業更豐富的知識素材,並加強國內外典藏機構藏品的互通性,我們希望與國內各機構合作,積極共同參與這次國家型科技計畫的數位典藏工作。建構完成高品質的數位化文物典藏及專業研究人員製作的資料庫與管理系統,並遵循國際規範,發展適用規格,為奠定臺灣成為國際漢學研究重心邁進一程。

大馬璘遺址1949發掘

大馬璘遺址1949發掘,全體員工合影

大馬璘遺址是臺灣地區夙負盛名的史前遺址,位於南投縣埔里鎮,最早由日本學者鳥居龍藏發現,並由日人淺井惠倫於1938年進行第一次發掘。史語所1949年自中國大陸播遷來台後,在臺灣所進行的第一次大規模的考古發掘就是在大馬璘遺址。此次的發掘工作由李濟先生擔任計畫主持人,由本所研究人員石璋如先生、高去尋先生以及技術人員潘愨先生率領當時的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助教陳奇祿先生及學生:何廷瑞先生、宋文薰先生、劉斌雄先生進行考古發掘工作。因此這次的發掘工作不只是遺址本身資料與研究的累積,更是臺灣考古史上具有交替與傳承意義的發掘工作。照片中的人物坑外站立者由左而右為劉斌雄,潘愨,宋文薰,陳奇祿,何廷瑞及高去尋,最右邊者為石璋如,前排為工人。

鹿頭骨刻辭

鹿頭骨刻辭

鹿頭骨刻辭(《甲編》3940,R041038)
典藏機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出土時間:1931年小屯第4次發掘
出土地點:河南省安陽縣小屯
實物長22.7公分,寬20.2公分
拓片長23.2公分,寬20.81公分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1年第4次發掘所得,刻有甲骨文十餘字,為晚商第五期:帝乙、帝辛時的記事刻辭。此版為目前少見且保持完好的鹿頭骨刻辭,內容記載殷王征討方國後,回程在地進行田獵,並將獲得之獵物作為犧牲祭祀文武丁的事情,可能田獵獲鹿,就把相關的事刻在鹿頭上。

李群玉詩集

李群玉詩集

唐李群玉(約西元9世紀)撰,宋臨安府棚北睦親坊南陳宅書籍舖刊本。全書高26.8,廣16.8公分;版匡高17.5,廣12.8公分。版式為每半葉十行,行十八字。左右雙欄,版心白口,單魚尾,中縫上記字數,中題書名卷次。乃宋刊孤本。《四部叢刊》據以印行。

苗族刺繡

苗族刺繡

苗族辮繡。紅底,綠、紫色繡,紅色底,藍、綠色刺繡花、蝴蝶紋。線經捆束處理,圖案凸起。金屬亮片,波浪紋,無襯底,紙片墊底。

清聖祖遺詔

清聖祖遺詔

清制,皇帝過世例頒遺詔,指定繼承人選。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清聖祖宣詔,雍正嗣位。此遺詔成為歷來討論雍正皇帝是否奪嫡的關鍵證物。有人以詔書「雍親王皇四子胤禎」與傳說的「傳位十四子」有所出入,認為雍正並未奪嫡。不過,也有人以此詔為雍正偽造,提出反駁。

水蛙窟遺址出土飾品

水蛙窟遺址出土飾品

水蛙窟遺址位於埔里盆地西北邊的赤崁台地上,行政區域屬南投縣埔里鎮史港里,為1970年代張光直先生主持之「臺灣省濁水大肚兩溪流域自然與文化史科際研究計劃」(簡稱濁大計劃)中發現的重要遺址之一,經過三次正式考古發掘後,出土遺址內涵豐富完整並具有保存價值,於2003年3月公告為南投縣定古蹟,2005年更改指定為縣定遺址。

遺址年代大約在距今2800-1000年之間,為新石器時代晚期偏早的史前文化,也是埔里盆地目前所知最早有史前人類居住的聚落遺址。出土石器包括石斧、石鋤、石刀、網墜、石矛、石鏃等農漁獵工具,也發現有石錛、石鑿等木工用具,這些石錛、石鑿大多是由軟玉或蛇紋岩磨製而成;遺址中還出土有少量裝飾品,如圖片中的環、帶穿孔墜飾等,亦屬相同的軟玉或蛇紋岩材質。

除了上述固定形制的玉器外,本遺址與其他埔里盆地的眾多遺址都發現相當數量的殘件、半成品以及加工後的廢料,種種跡象表露當時埔里的史前人具有加工硬石材的工藝技術,另一方面,更顯示其與花東縱谷北段的中央山脈東側玉材產地,有互相往來的關係,早在二、三千年前,埔里已是臺灣東西兩岸的史前人類交通與物品交換的重要中介地。

秦量

秦量(原題名:廿六年詔橢量)

名稱:秦量(原題名:廿六年詔橢量)
登錄號:187716-343-1-2
拓印年代:清
原件年代:秦
尺寸:高68公分、廣46公分。
說明:此圖為秦量的全形拓。秦為統一國家量制而由官府頒布的表準量器,以戰國時期秦國量制為標準,約合今容量200毫升。其外壁大都刻有秦始皇詔書、或加刻二世詔書。此量銅製,扁長方形,一端有柄,外壁刻有40字,詔書說明秦始皇廿六年統一度量衡。

傣族銀菜盤

傣族銀菜盤

傣族舊稱擺夷,是中國西南邊疆一個古老的民族,目前散居在中國西南邊境上。傣族之傳統手工業種類繁多,包含紡織、竹編、陶器、銀器手工藝等等。此銀菜盤為傣族之手工打製之銀製品,由本所早期從事西南民族調查之研究人員蒐羅於1934至1935年之間,盤面上有極美麗的圖樣,不論是波浪般的紋飾或幾何線條之穿梭,其精細之程度均令人嘆為觀止。

水滸四傳全書

水滸四傳全書

明施耐庵集撰,明羅貫中纂修,明李卓吾評點,明楊定見原刊本。全書高27,廣16.5;版匡20.5,廣14公分。本書有胡適朱筆手書題記,云:「這個百廿回本《水滸傳》是楊定見原刻本,在我所見的百廿回本之中,這是比較最早的印本。」

閩浙總督李侍堯題本

閩浙總督李侍堯題本

清沿明制,中央與地方官員向皇帝言事的公文書,稱為題本,私事則用奏本。本末多有「貼黃」,摘錄全本要旨。凡進呈題本奏本,須經內閣票擬諭旨,得旨後批紅,即發交各關係衙門執行。此題本為閩浙總督李侍堯報福建水師提督藍元枚帶兵赴臺灣擒勦林爽文,駐劄鹿仔港,患痢病故。

聯絡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