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89
Author / 何宣慶
Images Provider / 何宣慶

睽違數十年的魚種重現台灣東北角

台灣目前記錄的魚類物種約有三千多種,經過近一步統計,有部分並沒有標本存在,同時也有不少物種,過去雖然有紀錄,但爾後便沒有任何採集記錄。米馬(Parapercis mimaseana)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Shen and Lin(1984)曾紀錄了兩尾採自高雄中洲的這種罕見魚類(註),但除了1988年曾在高雄又採獲一尾標本以外(目前保存在台灣博物館),這個物種已經有20多年未曾出現在台灣了。

斑棘擬鱸1,何宣慶攝。
斑棘擬鱸2,何宣慶攝。

斑棘擬鱸(Parapercis striolata),過去僅在1984年有過一次紀錄,睽違二十幾年終於又再次出現在台灣。

近期筆者在南方澳漁港採集時,在下雜魚堆中無意間發現有兩尾過去從未見過的。經進一步鑑定後,確認為相當罕見的米馬擬鱸。根據判斷,標本的採集的深度大概介於100-200公尺間,採集地點應在南方澳一帶。

近期Randall et al.(2008)重新確認米馬應為斑棘擬鱸(Parapercis striolata)之次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因此台灣的紀錄也應進一步修正。

又稱為(sandperch),主要棲息在珊瑚礁區或大陸棚底部的沙泥地,台灣約有24個不同物種,大部分是珊瑚礁區常見的物種,但有少數物種棲息深度較深,需要以深海一支釣才可以捕獲,近期所描述的邵氏擬鱸(Parapercis shaoi)即為深海物種。據推測應該是冰河時期全球海平面下降,待冰河時期結束海平面上升後,留在深海地區獨立演化的物種。

(註)雖然物種的中文名稱是地方俗名,不具有科學價值,但是如何為新發現的魚種取一個既好記又詩情畫意的好名字也是一門學問。Shen & Lin(1984)過去稱此種為米馬,但其種名其實是依據該種的模式產地,同時也是日本深海魚重要產地(Mimase)御畳瀬而來,所以稱米馬擬鱸實有不妥。


Co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