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影子 圖 / 陽光
杜鵑花屬的植物大多為灌木或喬木,芽有鱗片覆蓋保護,葉互生;花冠合瓣,常呈漏斗狀或鐘狀,萼多五深裂,雄蕊5-18枚,通常為10枚,蒴果胞間開裂。杜鵑花的屬名是由希臘文的Rhodon(玫瑰)和dendron(樹木)所組合而成,其花色多樣,花朵大而美麗,有些品種還帶有芬芳迷人的香氣,還真的不輸玫瑰花喔!我最喜歡在春雨迷濛的夜晚,漫步經過杜鵑花叢,這時候的花香特別濃郁。 中研院內到處可見杜鵑花,包括活動中心、文哲所、資訊所、數學所、近史所的正門或兩側,以及小椰林道旁、通往蔡元培館的路上、經濟所靠研究院路的圍牆邊……等。這些杜鵑花大多是引進栽培的,包括白花的白琉球杜鵑(亦稱平戶杜鵑,R. mucronatum),以及其紫紅花與粉紅花的品種等等。除此之外,院內只有生態池畔的烏來杜鵑(R. kaehirai Wilson)是台灣的原生種。烏來杜鵑原產於烏來的北勢溪沿岸,但由於翡翠水庫的建立,將其生育地淹沒,因此在野外已無天然族群的分布,要欣賞其纖細優雅的花姿,可得依靠人為費心的栽培了。
在台灣哪裡可以看到呢?
〔註〕括弧中的花期僅供參考,會隨每年氣候狀況而略有變動。 |
|